北院. © 苏圣亮
-
中小学校
- 建筑师: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,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
-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: 24150 m²
-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: 2019
- 摄影师 摄影师: 苏圣亮
- 主创建筑师: 卢向东、霍春龙、王丽莉
- 建筑设计团队: 卢向东、霍春龙、王丽莉、孙中轩、郭瑽、刘霄、史诺(实习)、王涛(实习)、吴成志(实习)、冉茂莎(实习)
- 结构设计团队: 刘湘、江波、许锦燕
- 电气设计团队: 张红霞、刘路
- 暖通设计团队: 王涛、李冰
- 给排水设计团队: 崔艳辉、王春香
• 榆林, 中国
西南侧街景. © 苏圣亮
项目背景
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位于榆林市高新区,城市发展带来了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。当地政府意图通过该项目,激发社区活力、吸引市民定居、推进高新区的城市发展。
校园东南鸟瞰. © 苏圣亮
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是,着力解决好高品质校园空间与建筑造价低、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。
这个小学配置了6个年级,每个年级6个班,共计36个班。每一个年级的师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立方体教学单元。
城市漫画
西侧鸟瞰. © 苏圣亮
功能布局
采用集约的设计布局模式,场地西侧布置教学空间和校园展廊,东侧为教工食堂、报告厅和体育运动场地,中部的综合教学楼包含了图书室、阅览室、展厅等辅助的功能设施,同时一定程度隔离了操场噪音对主要立方体教学单元的影响。
功能分析
设计理念
设计的主要理念是:将校园建筑空间塑造成为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场所。按年级分为6栋立方体教学单元,小学生和教师活动在自己的的空间中,满足一个小群体的归属感。同时用不同颜色表达不同的年级的教学楼的差异性,以低成本解决了不同年级教学楼的识别问题和工程建造的问题。
5、6年级教学单元. © 苏圣亮
3、4年级教学单元. © 苏圣亮
此外,设计也提供给校园多样化的室外交流空间,包括:立方体周围的院落、连廊、平台。这些室外空间在有限的场地内,为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、教师互相交流创造了条件,让校园散发更多的活力。
平台下看北院. © 苏圣亮
二层活动平台. © 苏圣亮
校园西侧的展廊,承担了校园对外信息发布、荣誉展示的功能,也成为家长接送、等候孩子们上下学的空间。
从校门看北院. © 苏圣亮
结语
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的设计,满足了城市、社区的需求,克服了苛刻的场地条件,应对了拮据的预算问题。通过积极的校园建筑和空间设计,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。优质的校园空间和建筑吸引了社区居民和周边的城市大众,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形象,获得了当地社会的积极认同。
校园东南实景. © 苏圣亮
从东侧看综合楼. © 苏圣亮
,